在商业活动中,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涉及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中。本文将通过一起发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的许某某职务侵占案,深入探讨这两者的法律界定,以及法院的裁判逻辑。
一、案件概述:许某某的职务侵占行为
许某某自2019年9月起在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某思公墓从事协助管理工作,2020年5月起暂时负责该公墓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个人电话作为某思公墓对外联系方式登记于政府网站的相关公告上。2021年2月至4月期间,许某某在工作中接待前来购墓的群众,并向他们销售某思公墓墓位。他以“领导不同意交易价格”“先垫付款项”“应交付定金”等理由,通过使用其本人的微信、银行账户及现金收款的方式,收取购墓人员款项共计人民币81.8万元,后将上述款项占为己有肆意挥霍。公诉机关指控许某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辩护人辩称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二、案件细节:从接待到侵占的全过程
许某某利用其在某思公墓的职务便利,接待购墓人员并销售墓位。他以各种理由要求购墓人员将款项支付到其个人账户,共收取12人的款项共计人民币81.8万元。许某某在某思公墓的公章管理人员外出培训、开会的期间,使用临时保管的公章在多份空白的殡葬证明书、公墓安葬证上盖章,并出具给购墓人。这些行为使得购墓人员相信许某某是代表某思公墓的销售人员,从而将款项支付给他。
三、法院的裁判逻辑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3月29日作出(2022)粤0512刑初6号刑事判决,认定许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责令其退赔被害单位某思公墓人民币八十一点八万元。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许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应收款项,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四、裁判要旨:职务侵占与诈骗的法律界定
非法占有财物行为对象及犯罪手段是区分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关键之一。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诈骗罪侵犯的是相对方的财物。对方基于行为人的身份而合理相信其有销售代理权,进而购买商品、服务行为系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故所支付的钱款应当认定为公司、企业的财产。行为人利用其负责管理公司、企业日常工作及暂管公章的职务便利侵占上述财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
五、法律适用与裁判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六、如何避免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企业和个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防止员工参与非法活动,特别是在财务和物资管理方面。
- 严格审查合作方:对于广告推广等业务,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不涉及非法内容。
- 及时报告违法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结语
通过许某某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对于职务侵占罪的打击是严厉的。对于个人而言,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此类犯罪的关键。对于企业和单位而言,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的法律教育,是防止此类犯罪的重要手段。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请联系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请联系作者获取更多信息和支持。专业律师团队随时准备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您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